中国天才儿童培养之父”肖计划教授
肖教授,晚上好!5月22日北京八中《课堂小捣蛋说不定是天才小娃娃》一文在广州日报被报道后,很快被其他媒体广泛转载,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对于“天才儿童教育”的诸多看法和讨论,很多业内人士知道,您在广州天才儿童教育领域耕耘七年时间,早被誉为“中国天才儿童培养之父”,今天我们演播室,非常荣幸请到您对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解答和访谈。
1. 肖计划教授您好,您是南方天才儿童教育的先驱者(中国天才儿童培养之父),请问您着手天才儿童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肖教授:
怎么说呢,其实我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真的要成为一个很好的科学家,或者从事很好的研究,其实是和他的基本素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换句话来说,若是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很好的科学家,或者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人员,你就得先具有这种科学家的基础。
这种科学家的素质和基础如何确定呢?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成,倘若这些孩子从小就是天才儿童,那么他将来成才的概率才高。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在做神经科学研究或者说医学研究,我深感这种选苗的重要性。而且,只有选到合适的苗子,再加上正确的培养以后,才能提高他成才的概率。
实际上,我们就是希望通过选到合适的苗子,然后给他很好的培养,从而提高科学家的成材率,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民族的复兴。其实民族的复兴说到底,还是需要靠这些能够对国家的科技与发展做出实质上贡献的杰出人才。可能这就是我当初着手天才儿童教育的初衷。也就是希望能培养更多的中国科学家,那么这种培养方式从小孩子抓起,从发现苗子开始,来做这项工作。
2. 那您对目前国内天才儿童教育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肖教授:
我自己是这样看的:天才儿童教育,在我们国家其实也存在很多年了。我最早知道的是在70年代末期,78年、79年的时候,中科院就已经在做这个项目了,但是呢,只是断断续续的。最近从国内发表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报道来看,感觉关于天才儿童的教育,我国还是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之所以说探索,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相对比较完善的,对天才儿童的从发现、到培养、到最后把他送到一个比较高的学术领域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或者说是完整的教育方法。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钱学森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的大学老培养不出大师?其实这也从反面来证明,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天才儿童的培养。所以我的看法简要来说就是: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整个天才儿童教育,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
3. 天才儿童教育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您觉得什么样的资源条件、教育方式或教学系统更适合天才儿童的成才?
肖教授: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从我这么多年对天才儿童的培养来看,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个,作为天才儿童教育,从资源条件上来说,我觉得它需要三个方面来完善:
- 评价系统的专业人员。所谓天才儿童,不是说,你说他是天才儿童,他就是天才儿童,它有它学术上的标准。那么这个学术标准,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评价的,这孩子究竟是不是天才。它实际上是一个专业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主观感受的问题。这是第一点。
- 特殊的师资力量。我们有一句格言,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孩子成长的底线,老师的水平是孩子成长的高度。那就是,如果要培养一个真正的天才儿童,实际上是要求很多很优质的师资资源。如果没有这些师资,一个孩子是很难成才的。
- 环境与系统资源。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发现,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后到最后真的能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它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能不能发挥效用,实际上是和这个天才儿童的培养环境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从教育方式来说,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个性化教育。天才儿童之所以被称为天才,就是因为他与别人不一样,他有他自己很多的先天上的优势和学习能力上的优势,或者说天赋的优势。面对这些优势,我们就必须要进行个性化教育。你没有个性化,实际上他很难成长。
- 开放的系统。什么叫开放的系统呢?比如说这个孩子他在学校读书,他的体育很好。那么学校能不能发现他的体育很好呢?这时候,在学校的体育系统和校外培养孩子的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就显得很重要了。假定每个系统都是封闭的话,那么实际上也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所以从我的理解,从资源角度的这三个方面,以及教育方式与系统的这两个方面,我提到的这几个问题是比较重要的。
4. 请问您是怎样看待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模式的?
肖教授:
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北京八中的教育模式,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至少在我知道的信息里面,能够坚持三十年从事超常儿童教育,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第二,这是用一个实证的方式,去证明有些孩子的教育是和一般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比如他能用四年的时间学完八年的课程。但是我想,为什么很多孩子需要八年才能学完这些知识呢?你不能说当初制定这个教学计划或者教学纲要的人,是凭着自己感觉来的,他肯定也是有他的依据的。那为什么这批孩子四年能学完八年的知识呢?那只能说明一点,这些孩子的学习效率特别高。那么对这些学习效率特别高的孩子,可能用传统的习惯性的方式,教学效能就太低效了。所以第二点就是实证的方式,证明对于某些优质的孩子,必须用个性化的方式去进行教育。
第三,这个报道也证明,在我们中国,实际上是存在相当多的天才孩子的,这些孩子真的很需要我们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去帮助他们。帮助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对这些孩子很有价值,乃至对国家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
5. 扶持天才儿童的成才,您觉得社会和家长在天才儿童的教育上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天才儿童的家长您又有什么样的指导建议?
肖教授:
我觉得社会和家长在天才儿童的教育上,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这三个。
第一个是发现者。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很多都是和别的孩子是不一样的。那么假如你发现这些孩子不一样,那么你能不能够及时地给一些建议或者寻找一些专业的机构来评估一下,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孩子。其实很多天才孩子都是家长或者社会来发现的。
第二个是支持者。天才孩子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例如说,智商在130以上的孩子,在人群中大约只有2%的概率。这么一种低概率出现的孩子,我们应该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他逐渐成才。
第三个要创造条件。因为一个天才孩子的成长,假如是按部就班的话,是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的。那么当你发现他是一个天才孩子,然后你支持他的成长,配合专业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会帮助这些天才孩子更好地成长。
然后对于天才孩子的家长,我给出的建议主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当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最好寻找一些比较专业的机构来帮助鉴定一下。
第二点,要寻找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帮助这些孩子成长。
第三点,有些天才孩子在学校可能会不受老师的欢迎,因为他们学习会比较快,会有些比较异样的行为表现,导致老师不会很喜欢他。另外,学校的学习当中,有太多的重复性作业,也会影响孩子整体智力的发育和发展。这时候家长就应该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帮助孩子减压,更好地适应所在的环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