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母亲获奖感言:家长用心,子女会心
各位尊敬的来宾、老师:
早上好!
首先很高兴能再次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是一名全职妈妈,为了孩子我两次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了全职妈妈这个职业。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就是我上班的开始,周六日甚至是节假日更是我最忙乎的时候。有朋友说:你为了孩子付出太大了!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古语道:养儿100岁,长忧99。现在的父母不再是简单地给孩子吃饱穿暖了,还要考虑孩子成长中的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问题。父母也是个职业,而且是终身的。在这个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对父母来说都是挑战,所以做好父母是非常难的。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快乐,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说到做父母的,最难有两条:一是,我们从没有做过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二是,中国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使得溺爱现象尤为突出。在此大环境下,要想对孩子严格管教,纵向、横向难度都比较大。特别是对第一个问题,因为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逆性,如果在关键的时候没有把握好,以后用数倍的功夫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我基本上做到了三点:一重视;二前瞻;三实力。所谓重视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要用心,任何时候不马虎、糊弄;前瞻是对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有所了解,预计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当问题真的来临时,能够心中有数,不慌不乱;实力即是父母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增加学识,成为有“实力”的父母。因此自孩子出生后,我会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查看相关的书籍及资料,希望在哺育孩子成才的过程中能抓住每一个关键期。但我毕竟不是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生怕一个错误指引,错失孩子的关键期,因此常常弄得自己精疲力竭。于是我苦苦寻找教育方面的专家,希望能够给予我有针对性的指导,直到遇到肖教授,遇到埃科,我才终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喘了口气。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仅在水平上参差不齐,还会在学习风格上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灵活的教育机制,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的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略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这样就必然导致优等生吃不饱,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会让孩子觉得被抑制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还是原有的灵性,培养出的要么是背书机器,要么就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我们无法改变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从而改变命运。浩东在刚进小学那段时间里,每天面对一堆重复的抄写作业感到非常郁闷,面对提前完成课后练习还要被批评甚至罚抄更是感到不解。幸好在困惑期浩东有幸结识了埃科,走进了埃科,并勇敢地选择休学到埃科进行全天候的个性培养。埃科擅长培养个性儿童,且学习环境宽松,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在这一年中,埃科团队为浩东制定了一套适合他个性发展的学习课程,不但让他超前学习了初中的知识,更让他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从此踏上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实现了人生第一次的飞越——成功从五年级跳级考入广州育才实验学校。
做家长是一门艺术,到底怎样才算是好家长?其实这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好的家长都是了解自己的孩子、懂得因材施教的。进入初中以后,浩东的路该怎么走,为此我多次请教了肖教授。肖教授分析:浩东的智力超常,如有可能让他再次跳级有利于他的智力发展。在再三衡量利弊后,我跟孩子进行了思想的沟通:如果要跳级,那么在初一一年的时间里,将要完成初中三年的课程学习,并达到跳级的标准;还要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科竞赛的培训,这就预示这一年,你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牺牲更多的娱乐空间。幸好浩东就如肖教授所说的:聪明的孩子是很快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因为他明白,牺牲一年,他会比别人赚了3年,甚至更多,更何况他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呢。每个人都会有压力,但只要将压力变成动力,那将是无可估量的。正是这股动力,让浩东不但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二次飞越——成功跳级初三,并通过仅仅半年时间的物理学习,其中竞赛课程培训仅用了3个月就以12岁的年龄与15岁学子们同场进行全国应用物理竞赛并获得了二等奖的殊荣。
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并非无才,而是他们的才被小学到高中的模式化教育所扼杀,所泯灭。作为家长,首先,我们应该是发现孩子独特才能的“伯乐”,发现他们的长处;其次,也应该是孩子成长的策划大师,培养他们的优点,打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一名无法替代的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往往会成为他重拾自信,努力奋进的动力。
顺着这股力量,跳上初三后,浩东在埃科的全面规划和辅导下,不但轻松地应对初三紧张的功课,还开始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以备战今年的华附奥班入学考试。对于浩东连跳两级还想冲华附奥班,不少人都抱观望的态度,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华附奥班是全省最顶尖的人才汇集地。而今年的孩子是历年最棒的,不跳级的牛娃都不一定能考上,你比别人小两岁能行吗?这一观念在育实上至领导、下至老师都是一致的,但我告诉浩东: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如果你想做,就努力去做,即使失败也是收获。浩东是聪明的,所以懂事,通过一年的努力,浩东终于成功考入华附奥班,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和爸爸做校友。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才。浩东是幸运的,因为在他的身后有“埃科”这个伯乐为他谋划人生的轨迹,让他沿着一条适合他的道路有条不紊地成长。进入华附,只代表浩东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这平台有助于他走得更远,但这条路也是崎岖的,要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更多更好的指引。我想,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依靠肖教授及埃科的智慧和力量,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