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科天才儿童课程体系
埃科天才儿童课程四大理论指导
1)“MIC”教学法
2008年,肖计划教授创立“MIC”教育法。该教学法关注的是教育的“个性化”,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孩子个性化特点,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最后提高学习成绩。
“MIC”教学法,即“匹配教育(Matching)”、“兴趣教育(Interest)”和“创造力教育(Creativity)”。
匹配教学:就是要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学习能力特点和个性特点;
兴趣教学:就是教学活动要让孩子感到有趣,愿意学,不枯燥、不乏味;
创造力教学:就是教学过程能要激活孩子的学习潜能,让孩子无拘无束的思想和天真开放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MIC”教学法是天才儿童成才教育的基础。
2)“快车道”教学法
2009年,肖计划教授创立“快车道教学法”。该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效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高效率”地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去阅读名著以提高人文素养。
“快车道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编排,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由面到立体和综合。由于经过这种编排的知识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知识前后相扣,理解了前面简单的知识,就为后面理解和学习复杂知识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学进度可以越来越快,其情景很类似于汽车驶进快车道,虽然速度越来越快,但由于惯性的帮助,所消耗的能量却越来越少。故肖计划教授将其形象的比喻为“快车道教学法”。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应用“快车道教学法”教学,学生的教学效率为普通教学方法学习的3-6倍。
3)“结构化”教学法
2012年,肖计划教授创立“结构化”教学法。该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能力。
该教学法的理论假设是:学生对小学、初中和高中所学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应用能力,除了与各个学科知识点掌握的好坏有关之外,也与学生对同一学科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结构联系的掌握和知识转换能力有关。其情形类似于房屋的稳定性除了与建筑材料有关之外,也与房屋的结构是否科学与合理有关一样。所以,根据这一理论假设创立的教学法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编制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同一个知识点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并与其他课程的知识进行连接和混合应用,使学生能在一个结构化的系统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力度和应用能力。
4)“十二字教学方针”
为了更好地实施“MIC”教育法、“快车道”教学法和“结构化”教学法,肖计划教授在教学培训的技术层面提出了“十二字教学方针”:“复杂——简单——程序”,“游戏——陷阱——竞技”。即在教学内容上,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简单问题程序化,使老师讲授的知识易学易懂易掌握;在教学手段上,要用“游戏教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用“陷阱教学”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用“竞技教学”培养孩子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